近年来,广东地区大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相关调查结果也显示大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在第三位,死亡率排在第五位,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大肠癌。
大肠癌早期很少有腹痛、腹胀、便血、粘液脓血便等表面出现,大约有80—90%大肠癌由大肠息肉一步一步演变而来,发病过程约2-5年不等,甚至更久。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除了要保持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预防大肠癌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及时发现大肠息肉并及时把息肉切除,将大肠癌消失在无形中。

大肠息肉是什么?
大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肠粘膜上皮并向肠腔内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 大小形态各异,小的如芝麻大小,大的可有鸡蛋大小,有的大肠道里的息肉较少,仅有几个,但有的几十个甚至几百个。 随着息肉的生长、增大,数目增加,大肠息肉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 另外,一些炎性增生性息肉,虽然癌变机会小,但随着其不断增大,也有可能出现溃烂、便血、甚至肠梗阻、肠套叠等一系列症状。

如何发现大肠息肉?
专业医生会建议四十岁以上人群,有无症状,也要做一次肠镜,就是用电子肠镜经肛门进入到全大肠里面,进退镜反复观察,必要时进行染色、放大观察,查看大肠里有没有息肉或其它病变。
长了大肠息肉怎么办?
发现大肠里长了息肉,不必紧张,可行内镜下行息肉切除。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息肉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 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不用开刀,病人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在息肉切除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当然这些手术医生都会注意并加以预防。 术后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予以对症治疗,患者做到注意休息,避免激烈运动,禁食或进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普通饮食,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定期复查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