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发现身边很多女性谈“宫颈癌”色变,常常寝食难安,不知如何应对,把感染HPV和患上宫颈癌划上了等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宫颈癌。
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癌症。
宫颈癌是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到2020年,全世界约有60.4万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约有34.2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宫颈癌是23个国家中最常见的癌症,在36个国家中被列为癌症首要死亡原因。且宫颈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99%的宫颈癌都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有关,但要明确一点,HPV「阳性」 ≠ 宫颈癌。只有长期而持续的高危型 HPV 感染,才会增加宫颈癌的风险。且从感染 HPV到发展为癌前病变最后发展为宫颈癌可能长达数年或数10年!
此外,如果有以下 5 类情形,也属于宫颈癌高风险人群:
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与高危男子(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宫颈癌)接触的女性易患宫颈癌
其他行为因素如吸烟、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会增加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阴道出血: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色、稀薄如水样或或泔水样、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晚期症状:尿频、便秘、下肢肿胀、疼痛,输尿管梗阻、肾积水、尿毒症、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肿瘤,想要远离宫颈癌的威胁,预防方法可以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HPV疫苗接种
2 价和 4 价疫苗(适合 9~45 周岁女性)
9 价疫苗(适合 16~26 周岁女性)
二级预防:做好筛查
普及、规范子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癌前病变)
三级预防:及时治疗
及时治疗癌前病变,阻断子宫颈浸润癌的发生
积极参与预防宫颈癌知识的学习,接种疫苗注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参加宫颈癌筛查尤为重要。
建议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筛查方法及间隔时间根据年龄和不同个体决定;建议25-65岁女性采用细胞学(TCT)及HPV联合筛查法。
65岁以上若近20年内无宫颈上皮内病变病史,连续3次细胞学结果阴性或近10年内连续2次HPV联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且最近一次检查必须在5年内,可终止筛查。
对于有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或宫颈癌治疗后的妇女,应每年一次筛查,至少持续20年。
最后希望所有女性朋友将更多关爱给到自己,不要等到出现症状,再去医院检查,要留心身体健康的“蛛丝马迹”。已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接受子宫颈癌筛查才是拉开与宫颈癌距离的上策!(更多详情可电话咨询客服1802584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