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尊享:400-965-5582
健康百科 News

肠道菌群失调症:症状、病因及如何治疗

2022-05-27 19:52:07

正常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数量庞大的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 其细胞总数高达 1014、种类超过1000 种,是人体细胞总数的 10 倍。 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各菌种与宿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一种动态平衡,一旦受到宿主及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平衡状态将被打破,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就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

  • 肠道菌群失调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任何年龄的人群均可患肠道菌群失调症,该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致病因素众多,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增大、饮食因素、滥用抗生素等药物、肠道动力异常,蠕动能力减弱、肠道免疫功能障碍等都可导致菌群失调。
  • 按照肠道菌群失调症严重程度分为 3 度:
    • I. 度:细菌定量改变,临床症状轻微或无,病变可逆,去除病因后可自行恢复;
    • II. 度:临床症状明显,不可逆性,去除病因后仍维持肠道菌群失调状态;
    • III . 度:肠道正常菌群被过度繁殖的“过路菌”所替代,引起显著的感染症状,又称为菌替症。
  • 肠道菌群失调症主要表现为:腹泻(稀水便或黏液便,有时带脓血)、腹痛、腹胀、肠鸣,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症状。
  •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治疗基础疾病、去除诱因、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使用微生态制剂、粪菌移植等,目的是纠正失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 肠道菌群与人体密不可分,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参与生命活动,维持机体健康;这种平衡被打破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各种肠内外疾病,同时参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目前已知的肠道菌群失调症相关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肝脏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吸烟饮酒,及时治疗肠道功能性疾病,肠道手术后及时补充益生菌,并适当应用改善肠道动力的药物,同时不可滥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腹痛、便秘、肠鸣或腹泻便秘交替等症状。
  • 出现伴随的发热、呕吐、恶心、排气增多、嗳气、口臭等症状。
  • 出现全身乏力、心悸、口渴等电解质紊乱及脱水的相关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

出现严重腹泻、口渴、心悸及重度乏力症状需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 感染科
  •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症?

诊断依据:病史中有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发疾病;有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表现;有肠道菌群失调的实验室检测依据。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 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大便菌群分析。
  •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 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什么时候开始发病的?
  • 大便次数多吗?
  • 大便什么颜色? 有无异常气味? 多吗?
  • 以前有没有得过肠胃方面的疾病? 有没有做过胃肠道手术?
  • 有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史?
  • 年龄多大啦? 生活习惯怎样?
  • 有没有慢性便秘病史? 有没有精神疾病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我的病能治好吗?
  • 我的病危害性大吗?
  • 我的疾病与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系吗?
  • 我的病传染吗?
  • 我的疾病会遗传吗?
  • 我的疾病会引起肿瘤吗?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不滥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营养均衡。
  •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吸烟,不饮酒。

本病的治疗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 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治疗基础疾病、去除诱因、合理使用抗生素、应用微生态制剂等。

药物治疗

  • 微生态制剂: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三种类型。 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包括含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酪酸梭菌及地衣芽胞杆菌的益生菌制剂。 益生元是选择性促进宿主肠道内益生菌生长的物质,常用的包括:乳果糖、异麦芽低聚糖、蔗糖低聚糖等;合生素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并存的制剂。
  • 肠道不吸收抗生素:代表药物为利福昔明,该药物口服不被胃肠道吸收,除区域性抗菌作用外,尚能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可作为肠道微生态调节剂。
  • 促胃肠道动力药物:代表药物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对于肠道动力异常的患者应酌情使用促动力药物。

其他治疗方法

  • 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胃肠功能紊乱、肝肾功能受损、糖尿病等。
  •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抗菌药物敏感实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确定合理治疗方案。
  • 粪菌移植:作为一种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方法,粪菌移植在多种疾病治疗过程中显示了良好疗效。

疾病发展和转归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展和转归与疾病程度分型有关:

  • 轻度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表现为可逆性改变,去除病因后可自行恢复;
  • 中度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的主要特点是慢性腹泻、不能自行恢复、需要及时治疗、整体预后良好。
  • 重度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的肠道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少数致病菌过度繁殖,占绝对优势,例如伪膜性肠炎,治疗手段及疗效有限,导致预后差。

肠道菌群失调症主要发病因素包括:药物因素、饮食因素、年龄因素、肠道动力异常以及肠道免疫功能障碍等。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过度繁殖,这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最常见的原因。
  •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会影响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不良饮食习惯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例如在低渣饮食中加入纤维对保护肠道结构及功能有益。 现在饮食习惯西化,三餐中动物蛋白、脂肪、精制糖类比例过高,导致肠道有益菌减少。
  • 年龄因素: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增加。 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调与肠胃功能退行性及感染性疾病易患性增加相关。
  • 肠道动力异常:正常的有规律的肠道运动是阻止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机制。 小肠移行性复合运动减弱时,细菌滞留时间过长,繁殖增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
  • 肠道免疫功能障碍:肠道免疫功能主要依赖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的具有抑菌作用的免疫球蛋白。 其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是肠黏膜主要的抑菌球蛋白。 各种病因导致的肠道免疫功能受损都会诱发或加重肠道菌群失调。
  • 婴儿配方奶粉:任何婴儿配方奶粉均不能取代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帮助婴儿获得各种有益菌,即使含益生菌的配方奶粉也不能取代母乳。
  • 过度清洁:过度清洁的生活习惯会导致个体肠道菌群建立不完善,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症。

哪些人容易患肠道菌群失调症?

  •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及抗肿瘤药物的患者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症。
  • 长期高脂低渣饮食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症。
  • 随着年龄增长,肠道内益生菌数量显著减少,肠球菌及肠杆菌数量增加。 高龄也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危险因素。
  • 各种病因导致的肠道动力异常,均是肠道菌群失调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 各种病因导致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均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危险因素。
  • 包括外伤、重症感染、手术创伤、化学品、精神疾病、肿瘤等均是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危险因素。

肠道菌群失调症以腹泻、腹痛、腹胀为常见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甚至休克。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肠内外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是多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 腹泻(稀水便或黏液便,有时带脓血)、腹痛、腹胀、肠鸣。
  • 发热、恶心、呕吐、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
  • 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 肝硬化:肠道细菌移位,尤其是口腔细菌移位参与肝硬化肠道菌群失调的病理过程。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发生显著改变,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胃肠道淤血,通透性增加,影响肠道微生态;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胆汁酸分泌减少,清除内毒素能力下降,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肝硬化患者宿主抵抗力下降。 上述因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反过来会加重肝脏微环境的改变,造成肝硬化的进一步进展,甚至诱发肝癌。
  •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目前认为,炎症性肠病为肠道微环境、宿主遗传易感性和肠黏膜免疫因素三者间相互作用而引起。
  •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以胃肠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包括运动障碍、内脏敏感性增加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等非器质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胃肠病的常见病种,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肠道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紊乱,会造成肠易激综合征进一步恶化。 大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他们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稳定性和代谢活性都发生了显著改变。 食物抗原、肠道有害菌群等导致肠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发生肠功能紊乱。
  • 结直肠癌:目前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肠道微环境破坏、宿主遗传易感性,以及高动物蛋白饮食等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肠道梭杆菌能促进结肠癌肿瘤生长并抑制细胞免疫,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是预防结肠癌的重要手段。
  • 原发性肝癌:肠道菌群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参与肝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细菌移位和细菌产物透过肠道上皮屏障,导致促炎症细胞因子在肝脏部位表达,导致肝脏免疫炎症反应;肠道微生态失调时,脱氧胆酸经肝-肠循环回肝,参与肝癌进展;肠道微生物失调通过脂肪堆积、长期慢性炎症反应刺激及肝纤维化诱导肝癌发生。
  • 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受损,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 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需氧菌数量增多,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和双歧杆菌比例倒置。 肠道菌群失调,致病菌大量繁殖,细菌的内毒素易位,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引发多脏器功能不全。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致病菌大量繁殖,细菌代谢产物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成为肝脏免疫性炎症反应的诱发因素,导致肝脏炎症发生。 此外,肠道菌群失调症导致内源性乙醇合成增加,脂多糖、肽聚糖、脂磷壁酸以及鞭毛蛋白透肠入肝,均是导致肝脏炎症反应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
  •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相关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失调发生后,肠菌抗原与自身抗原因氨基酸序列类似而发生交叉反应,导致免疫损伤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对婴幼儿应坚持母乳喂养。
  • 有肠道手术病史患者应注意补充益生菌,并酌情使用促动力药物。
  • 确有抗生素应用指征患者,应注意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 合理膳食,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注意合理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 云杉名医诊疗中心专家坐诊表(12.4-12.10)
  • 【学术峰会】皮肤病诊疗新进展及全新PRP在皮肤美容应用新技术
  • 云杉医疗无痛胃肠镜服务得到「平安好医生」客户高度赞许
  • 云杉云里医院健康促进医院创建领导小组首次工作会议
  • 春分时节萌新“牙”,缺牙重圆终有时
  •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 女性健康丨其实你最该做的是妇科体检
  • 金牌名医丨心内科专家——甄胜西教授
  • 项目介绍丨无痛胃肠镜检查 同步世界一流体验
  • 活动|夏日优惠8月起 : 口腔、医美、健康检查
  • 案例分享丨“温柔的一刀”,OK啦!腱鞘炎患者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