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尊享:400-965-5582
新闻中心 News

大咖驾到 | 云杉医疗脑科学专家贾少微教授

2018-05-25 19:16:07

大咖驾到 | 云杉医疗脑科学专家贾少微教授

贾少微:专注入微处,心如少年郎

为庆祝北大120周年校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联合北京大学深圳校友会,推出“北大人在深圳”专访及参访项目,历经10个月的时间,采访25位不同时期求学于北大、现扎根在深圳的北大校友,通过那些激情的、创新的、奋进的、值得记忆的故事,与丰富的文字与图片资料,书写“北大人”在深圳的故事,传播北大的精神与情怀。

 

贾少微,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留学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多年,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核医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现任云杉名医诊疗中心院长、首席顾问医生,国际市民奥林匹克体育联盟(IVV)中国总部理事,深圳市科爱脑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等职。发表学术论文 230 篇,主编和参加编写学术著作 10 部。获国家、省部和市级科研成果奖 10 项。从事核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40 年,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擅长脑部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儿童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抽动症、脑瘫、头痛、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吸毒)、网瘾、智能手机依赖症等的诊断和治疗。

 

经验告诉我们,“专注”和“活力”往往难以兼得,在医生这个性命攸关的职业上,人们看重专注更甚于活力。当贾少微容光焕发地走进采访的房间,双眼闪烁着睿智而灵动的光彩使我们很好奇。探问其保持活力的秘诀,他说这与小时候上过少年游泳体校有关。少年时代的贾少微曾获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级运动员”称号,从那时起养成了常年游泳的习惯,即使是在知天命的年纪,他仍成功横渡琼州海峡两次、完成长江 220 公里和百公里极限游、探险罗布泊,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由于亲身体验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他积极推广体育运动疗法,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生理学上看,运动会促进大脑分泌更多阿片肽而提高免疫力;同时,促进大脑分泌更多的快感物质多巴胺而有助于抗抑郁和焦虑,并参与记忆过程,从而使人快乐且更具有活力。

 

至于“专注”,贾少微在多个学科上都有深入的研究。40 多年前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启蒙恩师李洪胜大夫总是鼓励他保持好奇心,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成为彩色扫描机和核素标记争光霉素的研发小将,并获深圳1978 年的科学大会奖。他说,除了老师的严格要求之外,保持对知识深入探索的好奇心非常重要,无论谁提的问题他总是要认真想想为什么。贾少微幽默地说:“别人来请教问题,能回答的马上回答,不能回答的就次日回答,实际上是回去看书、查资料,或者问别的老师了。”久而久之他在医院里小有名气,许多同行遇见不清楚的问题,总是来请教他。为了维护自己无意间树立起的“百事通”的口碑,他广泛涉猎各学科的新知识和新动向,日积月累,自然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结交了许多跨学界的诤友。他经常对自己的学生和同事说,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时,要认真听,不要不高兴,对的就接受,认为不对的要再思考,或许是重要的启示,或许是一个创新理念的开端。一些同事称他为“大咖”,他摆手笑道:“实际是大家给的,包括学生、同事和患者。正所谓教学相长嘛。”

 

贾少微一直在逆境中成长,经历过 1957 年的反右、1965 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 1966 年“文革”的家庭冲击。“文革”期间父亲因是民盟盟员,两位舅舅是右派,父母双双被隔离。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停课闹革命,学生无学可上。为了生存,12 岁小学五年级的贾少微被师傅孙克强收留,开始学做木匠。木匠活细致精准,需要打造严丝合缝的卯榫结构,培养了他日后从事科研工作所必备的空间构象思维和严谨的习惯。现在看来,恰好契合了李克强总理倡导的“追求卓越、弘扬工匠精神”。

 

1967 年 10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贾少微返回学校上了中学。1969 年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像其他同学一样,他响应号召,报名去黑龙江五常县北部山区二道河子公社新庄大队插队。15 岁的他带领的木工班拜当地木匠张宝贵为师,学会了盖房子,在解决知青落户问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971 年,贾少微的父母等到了“解放”落实政策,随后返城,贾少微也被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学校录取。那时正是“文革”期间,所有大学停摆,医院落实“六二六”指示,大批医护人员上山下乡,医院缺少医护人员。因此接下来的六年,在老师的带领下,贾少微作为技士边学习边参与临床实践,先后在放射科、放疗科、同位素科、工业卫生科轮转,也在基础医学部的化学、生理、生化教研室做过技术员,知识面不断拓展。

 

1977 年,贾少微被哈尔滨医科大学录取为本科生。他说:那个年代是“毛主席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安排”,个人意愿必须服从党的安排。身怀木匠手艺的贾少微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家,然而,党给他指引了一条通往医学的道路。哈尔滨医科大学是共产党建立政权以后的第一所医科大学,毛主席曾亲笔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学校的实力很不错,于是他欣然接受了党的安排,自此走上了医学之路。从小木匠、知青、医院技士到医学生,贾少微的经历是被历史浪潮席卷一代的代表。

 

1983 年,贾少微几乎同时收到了北医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和教育部公派出国留学的录取通知。权衡后,他向北医提出了延迟入学的申请,进入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医学部脑研究所研修。

 

贾少微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身份证书 在留学日本期间,他接受了酒井邦夫教授、小田野幾雄助教授、木村元正助手三位指导教官的严格训练,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由于虚心好学并能很好融入日本的教育、医疗体制和社会,小田野幾雄助教授曾在杂志上发表过一篇介绍贾少微的专稿,予以特别夸奖与推介。

 

三年后,贾少微初步掌握了应用功能影像研究大脑功能的基本技术,按时从日本归国。北医的老师亲自到机场接机,并为他举办专场演讲,主题是他在日本的见闻和学术进展。这种对学生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敬畏之心让贾少微深受感动。

 

回国后,贾少微在北医攻读硕士和博士。谈到恩师,他对潘中允大夫无比感激。潘中允是中国临床核医学巨匠,他将医学各科研究进展和广泛的知识细致严谨地传授给学生,让贾少微受益终身。另一位重要的恩师 ——中国小儿神经病学奠基人左启华大夫,在整个求学过程中对他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左大夫“视名利如浮云,踏踏实实做事,一生平安”的训诫,成为他半生恪守的原则。在那个连大学生都稀缺的年代,顶着名校博士的光环,还有珍贵的海外留学经历,如此光鲜的履历让贾少微备受关爱。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无限的风光很可能成为孕育浮躁的温床。而左大夫的训诫就像定海神针一样,使他能够“踏踏实实做学问,潜下心来做科研”,在深圳先后获得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 23 项科研资助。

 

谈到教书育人,贾少微认为学习临床医学师带徒的模式非常重要。医学生必须跟着导师诊察各种病症,无论左大夫还是潘大夫都要求学生跟着他们查房、出门诊,并要求他们做总住院医生,以便 24 小时随时在岗。那时没有电子病历,更没有模板,全是手写病历,老师们要求每个病症都要看清楚写清楚,并进行分析,确定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药品必须建立在依据充分的基础上。贾少微说,六年的研究生学习让他的临床技能得到飞跃,他成为导师后仍延续两位恩师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多被知名三甲医院录用,多数成为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很多被聘任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贾少微对北大的情怀深厚,认为北大最与众不同的是不断革新的精神。尤其在医学领域,学校对新事物的引进和吸纳特别快,因此对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求也特别高。除了导师对学生的要求严格,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格外重要。与其说导师是引路人,不如说他是一盏明灯,为你指出前行的方向,并给予你充分的自我探索的空间。在这种开放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下,贾少微一步步成长起来。

 

1996 年,贾少微被调往广州中国生物诊疗中心任副院长,然而三个月试用期未到就返回了深圳。他说“行政工作不适合我,我还是更喜欢钻研”,他在深圳落地的最得意的两个研究方向是:针刺的可视化研究与毒瘾的戒治研究。

 

他对针刺的可视化研究,起源于对韩济生院士“韩式针刺”的质疑。20 世纪 90 年代反伪科学的浪潮汹涌,贾少微和几位博士研究生认为韩式针刺是伪科学,甚至认为中医也是伪科学,根本不相信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的理论。然而,质疑没有阻碍他对中医的研究,反而激发他深入求证的热情。他以第三方的身份持续研究,运用神经功能影像学技术,在团队中外科、麻醉科、针灸科医生的全力支持下,将针刺疗效和机理可视化,发现针灸刺激主要通过传入神经上传信号入脑,在脑内整合后再通过传出神经作用到病变局部。2002 年,在北医建校 90 周年华诞时,贾少微被邀请在神经科学进展专场就这些研究成果做了专题报告,引起轰动和好评。再一次证明中医不是伪科学,韩氏针刺不是伪科学。而后他又运用神经功能影像学,可视化了中成药“君复康”“帕森康”和“聪而健”的疗效,为日后采用科学手段研究中医中药提供了重要参考。

 

提到毒瘾的戒治,贾少微显得有些激动。多年以来,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社会文化层面,都将吸毒者当作罪大恶极的人。2001 年,贾少微与合作者通过可视化吸毒者大脑,发现大脑奖赏系统多巴胺神经元异常是吸毒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2003 年他写信给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信中直指一些禁毒工作人员观念陈旧,并阐述“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吸毒成瘾者实际上是毒品性脑病患者,而非犯人,戒毒工作单靠抓、关、管’是不行的”;但由于医疗经费严重不足,医疗设施和专业技术匮乏等原因,多数毒瘾患者只是被强制关押一段时间,事实上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医治。这封信得到张德江同志的批复:“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吸毒人员戒毒是个大问题,值得研究”,并纳入广东省禁毒 03 工程。

 

然而,随着长效戒毒抗复吸纳曲酮植入剂研究项目的深入,触动了某些集团的利益,贾少微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曾被停职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他经历着巨大的焦虑、难过和委屈。即便如此,贾少微为了避免给医院和团队的其他医生带来麻烦,与夫人葛钧在自己家中继续进行纳曲酮植入剂的研究。最终,在北大校友的支持下,这个项目得到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公安部禁毒局的支持。2006 年 6 月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召开“戒毒新技术专家评审会”,参会的 18 位专家包含 3 名院士一致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禁毒科研的重大突破。”

 

在这项研究面临争议和资金困难时,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支持让贾少微至今铭记在心。时任北大深研院科研处处长的朱跃生教授对贾少微的困境非常理解,也对他的坚持深感钦佩。朱跃生教授始终相信这项研究是真实可靠的,如能做成必将造福人类社会。2007 年,朱跃生教授通过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为贾少微提供了该科研项目的申报通道,两期共申请了 400 万元研究经费。在项目进行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这项研究在同年取得国家禁毒委员会的临床科研批件。目前,更获得国药Ⅱ、Ⅲ期临床试验批件和医院制剂批件,应用于临床戒毒。湖北省禁毒委员会独立调查报告显示,“1245例接受纳曲酮植入剂治疗的海洛因依赖患者能保持 12 个月操守的患者达到 82%,能保持 6 个月操守的患者达到 90%;无 1 例死亡、伤残和医疗纠纷”。

 

回忆这段跌宕起伏的经历,贾少微感慨道:“科研和创新不一定受欢迎,会影响一些人的利益,但是一定要记住,只要是正确的就坚持下来。”

 

从北大博士毕业后,贾少微将人生的下一个坐标定在了深圳,这一待就是 20 多年。说起来深圳的缘由,其实是个巧合。读博期间,贾少微在北大第一医院工作,他的太太葛钧当时在天津眼科医院工作,夫妻俩一个月只能见一次面。1992 年姐夫来北京看他,谈到深圳这一改革开放的窗口,他非常好奇,算是被“忽悠”到深圳看看。当时特区内的罗湖已经是高楼林立,国内外颂扬着“国贸大厦三天建起一层”的传说,贾少微目睹了这震惊世界的深圳速度。他觉得深圳跟日本的大城市非常像,并且是个有意思、有活力的新兴城市,再加上当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贾少微认为“相比于人才济济的北京,深圳的机会说不定更大一些”。

 

经此一行,他立即决定“南下”,于是向深圳市卫生局投递简历,巧合的是时任卫生局局长也是北大校友。虽然没赶上 1978 年深圳的第一次创业热潮,但是贾少微赶上了 1992 年的第二次创业浪潮。当时的深圳,一切仍在起步阶段,条件十分艰苦。他刚来时住在临时搭建的铁皮房里,不免有些失望。然而六个月后,住房问题和夫妻十年两地分居的问题就一并解决了,这让贾少微切实感受到了有效率且有温度的“深圳速度”。

 

2001 年,北京大学正式接管了刚建成的深圳市中心医院,更名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作为初创者之一,贾少微参与了医院的多项建设,如北大深圳医院申请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授权点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申报省重点学科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深圳的医疗水平成了一大软肋。贾少微认为:“解决深圳医疗短板的问题,最主要的方法还是抓人才建设。”

 

2008 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迎来了第一批八年制临床实习的学生,贾少微除了按照教学大纲授课和带领学生实习之外,还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妙趣横生的实践活动。为了锤炼学生的意志和耐力,他带领学生渡海,但在此过程中不小心进入了香港海域,遭遇了武警的追赶。比起紧张和恐惧,同学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兴奋,随后在校刊和网站上撰写了很多体验和感慨。此外,贾少微还带领学生在人行天桥上摆地摊,作为社会实践项目。他发现小摊贩们的商品售完后就打电话让经销商送来,而学生们的商品售完后却自行取货,这样一来,经验丰富的摊贩们的效率和效益都远远高于北京大学的学生们。贾少微借此教育和开导同学们:“你们要学习木匠的思维,什么材料都有用,不要学习医生的思维,看什么人都有病。人家是团队作业,你们是单打独斗,人家效率高过你们。这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精神。从现在起,你们要更加注重团结和团队建设,多看人家的长处,你们承担的科研和创新都需要很多人协助。”学生们深有感触,至今仍津津乐道。

 

 从北大深圳医院出编后,贾少微参与了由北大校友创办的深圳云杉医疗。这是位于深圳福田的一所以精准医疗为核心的民营医院。作为云杉医疗的初期建设者之一,贾少微像刚来深圳时一样,也是从一件仪器、一根针管开始,在短短几年内,帮助云杉医疗建成了如今的规模和体系

 

云杉医疗的定位是提供更加专业化、定制化的医疗服务,满足部分中高端客户群体的需求。贾少微认为,民营医院是缓解就医压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好的企业在盈利的同时也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云杉医疗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定期举办义诊活动和公益讲座,等等。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兼顾公共利益,这也是北大人的情怀所在。

 

公益也是贾少微从医以来一直坚持的事。他针对自闭症儿童开展了一个公益项目,这个项目“挑家长不挑孩子”,主要按照北医的要求挑选和培养出一批“家长医生”,让他们能够配合主诊医生严格执行医嘱,既可以降低这类智障儿童的治疗费用,又可进行亲子的儿童教育和全脑开发。贾少微依据孩子的不同治疗阶段制作了不同的课件,对每位入选家长进行精准培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康复率大大提高。有一位被香港医院诊断为自闭症的 2 岁多的孩子,经过十几年的治疗,作为港澳生以 680 分的成绩考到北大。这一典范激励着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不放弃希望,坚持对孩子的治疗与康复训练。

 

同时,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贾少微还时常以当下最火爆的直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免费的医疗指导,分享关于医疗健康的基础知识,观看人数目前已是数以万计。

 

圳1992 年来到深圳,贾少微可谓是这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见证者。他很喜欢“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宣传语,他说:“深圳和北京、上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无论深圳人还是来过深圳的人都不说深圳的坏话,大家都觉得深圳很有意思。这里的变化是可见的,你可以亲眼看到它日新月异地改变着。”

 

贾少微人如其名的谦逊与初心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真正博学笃行、尚徳济世的医学人,但面对大千世界的变化,面对学海无涯的浩繁,他又如同一名兴致勃勃的少年,仿佛没有什么能够磨灭他的好奇。据此,我们赋予了他的名字另外一重解读:细致入微处,心如少年郎。

 

祝福北大 120 周年

 

北大的创新精神和深圳交相辉映兼容并蓄,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也是日新月异、锐意进取的教学机构。希望即将建设的北大深圳校区、北大深圳医学院能使北大和深圳的联系更加紧密,共同成长。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 成功切除回盲瓣巨大复杂性息肉,治病于未然
  • 深圳市卫计委罗乐宣主任一行视察云杉医疗
  • 云杉医疗与就医160共同探索实体医疗+互联网医疗合作新模式
  • 知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庆丰,将在云杉云里医院开诊
  • 云杉医疗首届管理沙龙研讨会暨顾问聘用仪式顺利召开
  •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 女性健康丨其实你最该做的是妇科体检
  • 金牌名医丨心内科专家——甄胜西教授
  • 项目介绍丨无痛胃肠镜检查 同步世界一流体验
  • 活动|夏日优惠8月起 : 口腔、医美、健康检查
  • 案例分享丨“温柔的一刀”,OK啦!腱鞘炎患者的福